人月神話讀後筆記


花了很多天終於看完了著名的專案管理聖經─『人月神話』
在此整理一下大致的重點

1. 開發一個軟體系統產品要付出的代價是一般組件程式的九倍。因為產品化是一般組件程式的三倍時間,設計整合測試又是三倍時間,這兩方面的成本計算基本上是獨立的。

2. 以成本會計為基礎的時程預估方式,使我們誤把工作量和專案進度混為一談,人月是一個危險並容易遭到誤解的迷思,因為他假設人力和工時可以互換。

在此本書裡面,提到,專案管理人員不應該把人/月這樣的標準來做為專案規劃的標準,因為當人員多起來後,整個專案的運行會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溝通、管理、協調上,人月之間的關係並非線性關係。

並且勿忽略掉新的程式師要學習上手的開發時間,以及要耗費掉的老手的教育時間。因此,在一個已經延遲的專案中增加人手,只會讓它更加的落後,這邊較建議的方式是重新安排時程、或者刪減工作。

在這一章裡,也提出建議的專案軟體時程安排方法

1/3 規劃

1/6寫程式

1/4組件測試和早期系統測試

1/4系統測試和完成所有的組件

3. 從第三章到第七章,都是在討論保有『整體概念性』的重要。

一個專案的規劃必需出由同一人之手,也就是說,一個專案不應該有兩個領導者。
我們必須選出一個能力強的人,來帶領整個專案的開發及方向,我們寧可忽略掉一些可能新奇、或很棒的想法,也必須讓整個專案都能呈現同一個設計理念。此一概念便是這本書所一直提及的整體概念性

在第三章裡,此本書提出了一個外科手術團隊的做法,來解釋該如何去達到這個整體概念性的目的。

(1) 首席程式設計師:也就是整體概念性裡所提到的做決策的主腦。負責定義功能、設計程式、測試程式並撰寫文件。
ps: 此本書也提到,真正優秀的專案管理人員,也應該要寫程式,沒有真正去撰寫一些程式的PM,是無法做好專案管理的工作的。

(2) 副手:外科醫生的分身,可以做所有首席設計師所做的事,或提出想法,但是首席設計師不一定要接納他的想法。

(3) 行政助理:幫忙處理首席程式設計師的所有庶務。一位行政助理可同時處理兩個以上團隊的工作。

(4) 文件撰寫人員、秘書(負責專案協調事宜及產品無關文件)、程式助理、測試員、語言專家、工具專家。

4. 第五章的地方,提到了第二系統效應,這個效應是指說,最容易失敗的專案,反而是我們第二個設計的系統,原因是加入了太多不相關功能。我們要慎防在設計第二個系統的時候過度設計(自律)。

5. 第六章在說意念的傳達設計必須出於同一人之手,那些有規範那些沒有應定義清楚。溝通方式包括:將定義(指規格書裡的定義)直接融入實作、開會(分為每週召開的會議、和公開大會,討論一些重大議題及無法預見的瑣碎事項)、多重實作(當規格與程式衝突時兩方都有可能要更改)、電話紀錄(現在可用email)、產品測試(專案經理最好的朋友)

6. 在第七章探討了巴別塔失敗的原因

(1) 充分的溝通十分重要

(2) 工作手冊的結構十分的重要,且每一位成員都應看到全部的文件內容

(3) 專案管理的權力結構應該要是樹狀的,也就是第三章所講的整體概念性,任何人都不能同時聽命於兩個老闆。而組織內的溝通結構則應該是網狀

7.  第八章是在討論專案時程預估要注意的點

(1) 員工只有50%的時間真正在寫程式

(2) 溝通時間應要納入估算

(3) 開發程式的類型不同以及大小之間的關係必須算進去。專案大小及費力程度大概是1.5的指數關係

8. 必須做好整體空間規劃,不單包括常駐空間的、背後有連帶關係的動作也應納入考量(ex: 記憶體分頁錯亂)
方法1. 確保大家的本事是真正通過程式設計的訓練而來
方法2.認知組件是去創造才有,每個專案都應有個手冊是專門蒐集關於佇列、搜尋、堆疊、雜湊(hashing)、Sorting的副程式且要有兩套方法,一個是用的空間最少的、一個是速度最快的。

9. 規劃軟體開發的文件:目標、產品規格、時程、預算、場地配置、組織編製圖

10. 把一次必然的失敗納入正式計劃之中(失敗是成功之母)

(1) 表格驅動技術:將設定值寫在表格檔案之中

(2) 軟體開發十分容易面臨無窮無盡的改變,因此 將改變量化,使組織利於改變

(3) 軟體測試在維護時期要用更多的資源(要做迴歸測試),也會需要進一步、退兩步,任何修改都有可能會破壞掉原有的軟體結構。

11. 第十二章在講開發工具的重要性,通常我們開發時的工具機器和最後程式要跑的目標機器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需要採用成熟的機器避免偶爾出現/偶爾正常的問題被忽略。程式語言的選擇也是工具的選擇之一,在這邊提到採用高階語言可以大量提高生產力。

12. 在專案開發中要如何避免錯誤的發生呢?在第十三章的地方提到了幾點重點

(1) 整體概念性的具備:也就是不同開發人員做出了彼此不協調的假設,具備了整體概念性的軟體容易使用、易於開發、也比較不容易發生錯誤。

(2) 規格審查:規格書應交給獨立的測試小組進行審查,而不應該給程式設計人員去審查

(3) 由上而下的設計方式:這是一種持續細分精製的步驟,先勾勒出粗略的工作定義和執行方案以得到主要的結果,然後做更深入的探討,看看跟我們真正要的東西有何不同。也就是把大步驟細分成幾個更小的步驟。

(4) 結構化程式設計:由Dijkstra所提出的最短路徑方式,在說由某一節點到另一個結點的最短路徑。

13. 要如何避免大災難的發生,有以下幾點:

(1) 里程碑應要明確、不模陵良可,要明顯到無法讓人自己騙自己,可以輕易查證

(2) 團隊應充滿幹勁,我們亦可提出計劃評核圖(PERT chart)或要徑時程表(critical-path schedule)來顯示什麼做完才可以做什,並告訴我們什麼事情是重要的需要先做

PERT chart
a:最樂觀時間 (Optimistic Time)為最短時間
m:最可能時間 (Most Likely Time)為適中時間
b:最悲觀時間 (Pessimistic Time)為最長時間

要徑的概念:通過網路最長的路徑,稱為要徑。若最長路徑的作業延遲了,整個專案就延遲,若要縮短專案完成時間,只要縮短要徑作業的工期即可。要完成專案,所有的路徑都必須通過。

(3) 避免隱匿不報的狀況發生:為了避免下面的人明知專案延遲卻不往上報的狀況,在組織上應降低角色衝突(老闆不應干涉部屬可以自己解決的問題),並且訂定一些審查技巧。


17年資歷女工程師,專精於動畫、影像辨識以及即時串流程式開發。經常組織活動,邀請優秀的女性分享她們的技術專長,並在眾多場合分享自己的技術知識,也活躍於非營利組織,辦理活動來支持特殊兒及其家庭。期待用技術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