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系統思考Full Version

這篇文章為筆者參加這門課程的課後心得:Systems Thinking: Full Version

Albert Einstein曾說過:『We can’t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the same kind of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
意思就是,不要想用相同的方式,去解決過去解決不了的問題。

有一個研究指出,老鼠平時會喜歡走固定的路去找食物,但如果他發現走這條路無法再取得食物,就會很快的改變找食物的路徑。
但很奇怪的是,人在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卻時常會下意識的,使用他最熟悉最擅長的方式去試圖解決問題。
而系統思考就是在幫助我們在尋找問題根源時,能夠用更系統性的方式去思考,避免使用下意識的習慣去解決問題。

何為系統

系統思考實用手冊的定義是:各個組成部份彼此發生互動,而以整體的形式存在,並發揮功能的個體
第五項修練:系統是你所感覺到的整體,系統中的元素彼此糾結,因為元素會長時間不斷的相互影響,並且朝著共同的目標運作

系統的結構包括:

  • 元素:有形或無形的事物,如城市的房價、成交量、餘屋量等…
  • 連結:把元素整合在一起的關係,如房屋成交量上升導致庫存量下降。
  • 目標:人類系統的目標或者非人類系統的功能。如控制房價在合理的水準而維持社會穩定與經濟繁榮


從上圖可了解,系統思考絕非一個人能夠做到,一定要有非常多的角色參與在其中,要有共同的了解(share understanding)
系統思考有助於我們發現問題的根本原因,看到多種可能性,從而讓我們更好的管理、適應複雜性的挑戰,把握新的機會。

什麼時候適合使用系統思考

  • 重覆發生的事情:如果是單次的事件較不適合用來做系統思考,主要目的是解決現有存在的問題
  • 複雜且動態變化的事
  • 需要策略性思考,去找到一個槓桿點來改善問題
  • 可以做假設分析,會有什麼副作用,可能發生什麼事,未來什麼可能會出錯

通常一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事件的表象,而隱藏在表象下的還有行為型態(patterns)、結構(structure)、心智模式(memtal model),而系統思考主要是針對system structure的部份。
(一)事件:冰山露出水面的部份通常讓人關心注目:「發生什麼狀況?」,明顯而具體的事件會引人注意,因而忽視了更宏觀的圖像。
(二)型態/趨勢:當我們心想「繼續如此,會怎麼樣?」時,就開始要看到更大的圖像了。為了找到答案,因此必須更深入水中,往深層探測。
(三)系統結構:往下探尋:「造成這些型態或趨勢背後的因素是什麼?有何關聯?」改變結構就會影響型態的變化,進而產生不同的行為,因此結構會影響行為。=>這邊就是我們系統思考主要要探討的部份
(四)心智模式:即「我們習以為常的思考方式」,人類系統結構尚包括許多影響我們做決定的因素,不同的決定會產生不同的系統結構。

心智階梯理論

相關介紹請見這篇文章:TED-Ed:重新認識「思考」— 推論階梯

這邊是在探討我們在思考問題時的流程,首先我們會先看到些什麼,然後過濾資料、解碼資料、假設問題原因、用這個原因來解釋問題、並做出解決問題的解決方案並採取行動。並且人們會在每一次的思考的第六個階段建立起信念,影響著下次我們在第二階段挑選資料的偏好,逐漸建立起每個人獨有的價值觀及思考路徑。因此會有一個箭頭再次的指向過濾資料的地方。

系統思考工具

  • BOT: 行為趨勢圖,隨時間變化=>一個現象
  • CLD:循環圖
  • SFD:存貨圖

參考資料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