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管理Service的指令

systemctl命令

systemctl命令是系統服務管理的指令,它將servicechkconfig這兩個命令組合到一起。

systemctl語法使用介紹

[root@study ~]# systemctl [command] [unit]

command 主要有:
start :立刻啟動後面接的 unit
stop :立刻關閉後面接的 unit
restart :立刻關閉後啟動後面接的 unit,亦即執行 stop 再 start 的意思
reload :不關閉後面接的 unit 的情況下,重新載入設定檔,讓設定生效
enable :設定下次開機時,後面接的 unit 會被啟動
disable :設定下次開機時,後面接的 unit 不會被啟動
status :目前後面接的這個 unit 的狀態,會列出有沒有正在執行、開機預設執行否、登錄等資訊等!
is-active :目前有沒有正在運作中
is-enabled:開機時有沒有預設要啟用這個 unit

使用範例

  • 開啟atd服務
    [root@study ~]# systemctl start atd.service
  • 關閉atd服務
    [root@study ~]# systemctl start atd.service
  • 查看現在狀態
    [root@study ~]# systemctl status atd.service
  • 開機時自動開啟
    [root@study ~]# systemctl enable atd.service
  • 開機時不要自動開啟
    [root@study ~]# systemctl disable atd.service
  • 查看所有已啟動的服務
    [root@study ~]# systemctl list-units --type=service
  • 重啟某服務
    [root@study ~]# systemctl restart atd.service

目錄刪除rm相關指令

rmdir指令

許多人刪除資料夾時仍會使用rmdir指令,這個指令在刪除空資料夾時是OK的,但是若資料夾內有其他檔案時,便會顯示錯誤

並且這個指令只能刪除資料夾而無法刪除檔案。

rm指令

rm:remove 刪除目錄或檔案
若要完全刪除一個含有內容的資料夾,則應加上-rf參數。
也就是
rm -rf 目錄名字

  • -r 就是向下遞迴,不管有多少級目錄,一併刪除
  • -f 就是直接強行刪除,不作任何提示的意思
  • -d 直接刪除目錄,目錄裡面不能有檔案或是資料夾。
  • -i 刪除之前會詢問,如果要刪除建議使用這個參數,可以避免誤刪。

1、刪除資料夾:
rm -rf /var/log/httpd/access
將會刪除/var/log/httpd/access目錄以及其下所有檔案、資料夾

2、刪除檔案使用:
rm -f /var/log/httpd/access.log

node.js和npm離線安裝

離線安裝node.js和npm

1.下載官方安裝包並拷貝到離線機器上。

官方下載地址:https://nodejs.org/en/download/

2.解壓檔案:

tar-xJf node-v8.9.4-linux-x64.tar.xz

2.放到相應目錄例如/opt/

sudo mvnode-v8.9.4-linux-x64 /opt/

3.建立檔案連結使npm和node命令到系統命令

sudo ln -s /opt/node-v8.9.4-linux-x64/bin/node /usr/local/bin/node
sudo ln -s /opt/node-v8.9.4-linux-x64/bin/npm /usr/local/bin/npm

4.檢查是否安裝成功

node-v

npm-v

在Linux離線安裝pm2

事前準備

  • 先在一台能連網的Linux服務器上安裝pm2
    npm install pm2 -g
  • 查詢本機npm預設的全域安裝目錄
    npm config get prefix
    如果顯示/usr/local/node,則npm預設的全域安裝目錄是/usr/local/node/lib/node_modules/
  • 在預設的全域目錄下找到pm2
    cd /usr/local/node/lib/node_modules/
  • 打包pm2
    tar -cvzf pm2.tar.gz pm2

安裝方式

  • 上傳到無網路的Linux伺服器的npm預設的全域目錄下,解壓縮。
    tar -xvzf pm2.tar.gz
  • 重新編譯
    npm build pm2 -g
  • 大功告成,檢驗安裝是否可用。
  • pm2 -v
    如果可以看到軟體資訊代表安裝成功

Charles介紹 – 好用的封包抓取工具

軟體資訊

軟體介紹

Charles 是在電腦上常用的網路封包截取工具,在做手機APP開發時,我們為了測試與伺服器端的網路通訊,常常需要截取網絡封包來分析。除了在做手機APP開發中測試端口外,Charles也可以用於分析第三方應用的通訊協議。配合Charles 的SSL 功能,Charles 還可以分析Https 協議。

Charles 通過將自己設置成系統的網絡訪問代理服務器,使得所有的網絡訪問請求都通過它來完成,從而實現了網路封包的截取和分析。

Charles 是收費軟件,可以免費試用30 天。試用期過後,未付費的用戶仍然可以繼續使用,但是每次使用時間不能超過30 分鐘,並且啟動時將會有10 秒种的延時。因此,該付費方案對廣大用戶還是相當友好的,即使你長期不付費,也能使用完整的軟件功能。只是當你需要長時間進行封包調試時,會因為Charles 強制關閉而遇到影響。

Charles 主要的功能包括:

  • 截取Http 和Https 網絡封包。
  • 支持重發網絡請求,方便後端調試。
  • 支持修改網絡請求參數。
  • 支持網絡請求的截獲並動態修改。
  • 支持模擬慢速網絡。

軟體使用

1. 開始監聽所有連線

2. 觀看連線資訊

相關教學

取得Linux安裝的系統的版本


取得核心版本資訊

  1. uname -a

查看linux 系统核心版本及系統名稱

  1. cat /proc/version

查看目錄/proc下version的信息,也可以知道目前系統的核心版本名稱

取得作業系統版本資訊

  1. 查看 /etc/*-release
ls -l /etc/*-release
cat /etc/redhat-release

並可以用下面指令查看更詳細的說明

cat /etc/os-release


2. 使用 lsb_release 指令查詢
lsb_release 是一個用來查詢 Linux 發行版資訊的指令,但是並不是每一種 Linux 發行版預設都會安裝這個指令,使用時要碰運氣,像我的版本就沒有這個指令

Linux網路功能指令介紹

ifconfig

用來查詢系統的網路卡狀態

route

看你的網路通訊包傳送的路由情況

ping

用來察看對方網路是否有通

nslookup

用來查詢或反查詢 DNS 的指令,例如:

也可以用IP來查詢網址

traceroute

追查通訊包傳送的情況,例如我們要從 seednet 的網路上查詢到成大的代理伺服器的通訊狀況

線上練習Linux指令

有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練習Linux指令,但是又沒有一台Linux的主機
方法之一就是起一台虛擬機器,但是如果單純指是想要測試簡單的指令的話,線上有許多方便好用的工具可以供我們直接操作

JSLinux

網站連結:JSLinux
網站截圖

Copy.sh

網站連結:copy.sh
網站截圖:

Webminal

網站連結:webminal
網站截圖:

Linux Containers

網站連結:Linux Containers
網站截圖:

使用Plink快速在Linux伺服器下指令

軟體介紹

下載連結:Download
Plink是Putty工具裡面的一個小工具,多被使用在自動執行的部份
若我們可能在自動化部署檔案到伺服器的前後自動執行某些SSH的指令,可以使用PLink來做到這個需求。
Plink可以將連進server並執行某指令用一行指令便做到。

指令介紹


使用介紹

  • 自動連上(包含 username 與 passwd)
    c:\plink -ssh login.example.com -l(空格)名字 -pw(空格)密碼
  • 在遠端機器上, 批次執行一堆指令
    c:\plink -ssh login.example.com -l(空格)名字 -pw(空格)密碼 命令1;命令2

    ex:
    c:\plink -ssh login.example.com -l(空格)名字 -pw(空格)密碼 ls;echo Hello World;ls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