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tensorflew的自動求導機制

什麼是自動求導機制

在 TensorFlow 中,有一種特殊的張量類型叫做梯度張量,可以用於計算模型的梯度。

TensorFlow 的梯度張量是一種特殊的張量,其中包含了模型中每個變量的梯度信息。梯度張量是 TensorFlow 的自動微分機制的基礎,可以通過 TensorFlow 的自動微分機制來計算模型的梯度。

使用方法介紹

使用 GradientTape 類的方法是:

在計算圖的上下文中創建一個 GradientTape 對象。
使用 GradientTape 對象的 watch 方法監視計算圖中的變量。
執行計算圖,並在計算圖中使用 TensorFlow 的運算符操作張量。
使用 GradientTape 對象的 gradient 方法計算模型的梯度。

使用範例

在機器學習中,我們經常需要計算函數的導數。TensorFlow 提供了強大的自動求導機制來計算導數。以下程式展示了如何使用 tf. GradientTape()方法計算函數,y(x)=x^2在x=3時的導數: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x = tf. Variable (initial value=3.)
with tf.GradientTape () as tape:
    #所有計算步驟都會被記錄以用於求導
    y=tf.sguare (x)
y_grad = tape.gradient (y, x)#計算y關於x的導數
print (ly, y_grad]) 

輸出如下:

[array ([9.1, dtype=float32), array ([6.], dtype=float32)]
Posted on

使用model.summary()輸出參數Param計算過程

使用方式

使用keras構建深度學習模型,我們會通過model.summary()輸出模型各層的參數狀況,如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建立模型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model.add(tf.keras.layers.Conv2D(32, (3, 3), input_shape=(32, 32, 3)))
model.add(tf.keras.layers.Flatten())
model.add(tf.keras.layers.Dense(10))

# 顯示模型的摘要信息
model.summary()

輸出範例

Model: "sequentia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yer (type)                 Output Shape              Param #
=================================================================
conv2d (Conv2D)              (None, 30, 30, 32)        8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latten (Flatten)            (None, 28800)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nse (Dense)                (None, 10)                288110
=================================================================
Total params: 288,006
Trainable params: 288,006
Non-trainable params: 0

參數意義

在這個輸出中,Total params 表示模型的總參數數量,可以用來反推模型的大小。請注意,模型的大小不僅僅是參數數量的函數,還可能受到訓練資料的大小、訓練次數等因素的影響。

Param就是參數的意思,也就是每層神經元的權重(w)個數。
怎麼算出來的?Param = (輸入維度+1) * 輸出的神經元個數,但是每個神經元都要考慮到有一個Bias,所以要再加上1。

Posted on

TensorFlow的圖像操作功能筆記

為什麼要盡量使用Tensorflow的圖像操作功能

因為Tensorflow對GPU的支援度高,盡量完全使用Tensorflow內建的圖像操作功能對圖像做操作,可以避免資料在GPU和CPU之間轉換。

將資料集轉為dataset

可以使用 TensorFlow 的 tf.data.Dataset API 將訓練圖像和標籤轉換為數據集。

首先,需要將訓練圖像和標籤轉換為 TensorFlow 張量: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Convert training images to tensors
train_images_tensor = tf.convert_to_tensor(train_images, dtype=tf.float32)

# Convert training labels to tensors
train_labels_tensor = tf.convert_to_tensor(train_labels, dtype=tf.int64)

然後,使用 tf.data.Dataset.from_tensor_slices 方法將張量轉換為數據集:

# Create a dataset from tensors
dataset = tf.data.Dataset.from_tensor_slices((train_images_tensor, train_labels_tensor))

使用 tf.data.Dataset 中的方法對數據集進行轉換和操作,例如混淆、重新排列和批次化。例如,要將數據集混淆並分成小批次

# Shuffle and batch the dataset
dataset = dataset.shuffle(buffer_size=1024).batch(32)

將BGR的tensor物件轉為灰階

可以使用rgb_to_grayscale將 BGR 格式的圖片轉換為灰階: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讀取圖片並解碼為張量
image = tf.image.decode_jpeg(image_data)

# 將圖片轉換為灰階
image = tf.image.rgb_to_grayscale(image)

# 將圖片的數據型別轉換為浮點數
image = tf.image.convert_image_dtype(image, tf.float32)

在 TensorFlow 中,通常會將圖片的數據型別轉換為浮點數,因為浮點數能夠提供更大的精度和更多的值域。浮點數通常用於訓練模型和進行數值運算。

例如,在進行影像辨識任務時,您可能會將圖片的像素值轉換為浮點數,以便模型能夠更好地學習圖片中的特徵。同樣地,在進行數值運算時,浮點數也能夠提供更高的精度,以便得到更精確的結果。

注意:不同的數據型別有不同的值域和精度,因此在選擇數據型別時,需要考慮您的應用程序的需求

將灰階圖片轉成黑白

使用以下方法將灰階圖片轉換為黑白圖片(類似 OpenCV 的 threshold):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讀取圖片並轉換為灰階
image = tf.image.rgb_to_grayscale(image)

# 設定閾值並將圖片轉換為黑白圖片
threshold = 128
image = tf.cast(image > threshold, tf.float32)

我們先設定閾值(在這裡設為 128),然後將圖片中的像素值與閾值進行比較。如果像素值大於閾值,則轉換為 1(黑色);否則轉換為 0(白色)。

載入圖片

使用 tf.io.read_file 函數讀取 JPEG 圖片,然後使用 tf.image.decode_jpeg 函數解碼圖片。接著,使用 tf.image.convert_image_dtype 函數將圖片轉換為 GPU 可處理的格式(通常是浮點數)。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讀取 JPEG 圖片
image_raw = tf.io.read_file(image_path)
image = tf.image.decode_jpeg(image_raw)

# 將圖片轉換為 GPU 可處理的格式
image = tf.image.convert_image_dtype(image, tf.float32)

縮小圖片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縮小圖片
image = tf.image.resize(image, (128, 128))

圖片改為灰階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轉換為灰階
image = tf.image.rgb_to_grayscale(image)
Posted on

限制在Tensorflow跑模型時使用的GPU的記憶體上限?

使用tensorflow-gpu結果耗一大堆MEMORY是為什麼

使用 TensorFlow GPU 版本會耗費較多的記憶體,這是正常的。因為 GPU 設備有自己的內存,我們可以使用 GPU 設備加速計算。但是,這意味著 GPU 設備的內存也必須足夠大,以便容納計算所需的資料。
如果GPU的記憶體不夠大,則tensorflow會改將原本要放在GPU的記憶體內的資料放到CPU的記憶體裡面,若是CPU的記憶體也不足夠大,則很有可能會導致程式死掉(因為記憶體不足夠)

改善方案

可考慮的改善方向有以下三點:

  • 模型太大,超出了 GPU 設備的內存限制=>可以考慮使用更大的 GPU 設備或對模型進行優化,以減少模型的大小。(請參見: 如何縮小Tensorflow運算模型時使用的記憶體大小)
  • 程式碼中存在記憶體泄漏。請檢查程式碼,確保正確釋放不再使用的記憶體。
  • GPU 設備的驅動程序版本過舊或損壞

其他方法

請參考這篇文章: https://starriet.medium.com/tensorflow-2-0-wanna-limit-gpu-memory-10ad474e2528
第一個選項:設置set_memory_growth為真。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gpus = tf.config.experimental.list_physical_devices('GPU')
if gpus:
  try:
    for gpu in gpus:
      tf.config.experimental.set_memory_growth(gpu, True)
  except RuntimeError as e:
    print(e)

第二個選項:將第一個 GPU 的內存使用量限制為 1024MB。gpus只需根據需要更改和的索引memory_limit即可。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gpus = tf.config.experimental.list_physical_devices('GPU')
if gpus:
  try:
    tf.config.experimental.set_virtual_device_configuration(gpus[0], [tf.config.experimental.VirtualDeviceConfiguration(memory_limit=1024)])
  except RuntimeError as e:
    print(e)

我使用了第二個方法成功解決佔用太大記憶體的問題

使用Task Manager查看GPU使用狀況

使用 Windows 任務管理器檢查 GPU 設備的內存使用情況。要查看 GPU 內存使用情況,請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 在 Windows 任務欄中,右鍵單擊「資源監視器」圖示。
  • 在「資源監視器」窗口中,展開「性能」窗格。
  • 在「性能」窗格中,展開「視覺效果」窗格。
  • 在「視覺效果」窗格中,展開「DirectX 內存使用量」窗格。


「DirectX 內存使用量」只包含 GPU 設備上運行的應用程序所使用的內存,不包含 GPU 設備本身的內存。

如果需要更詳細的信息,可以使用 NVIDIA System Monitor 或其他第三方軟件工具檢查 GPU 設備的內存使用情況。

Posted on 2 Comments

如何縮小Tensorflow運算模型時使用的記憶體大小

使用剪枝法

剪枝是一種常用的方法,用於縮小深度學習模型的大小。在剪枝過程中,可以刪除模型中不重要的權重,以縮小模型的大小。

以下是使用 TensorFlow 2.x 的簡單範例,說明如何在深度學習模型中進行剪枝: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建立模型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tf.keras.layers.Dense(128, input_shape=(32,), activation='relu'),
    tf.keras.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 加載權重
model.load_weights('model_weights.h5')

# 將權重轉換為不為零的權重的比例
model.summary()

# 進行剪枝
pruning_schedule = tf.keras.mixed_precision.experimental.PruningSchedule(initial_sparsity=0.50, final_sparsity=0.90, frequency=100)
model_for_pruning = tf.keras.mixed_precision.experimental.prune_low_magnitude(model, pruning_schedule)

# 繼續訓練模型
model_for_pruning.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model_for_pruning.fit(train_data, train_labels, epochs=5)

# 保存剪枝後的模型
model_for_pruning.save('pruned_model.h5')

訓練過程中使用正則化

正則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用於防止過擬合,並縮小模型的大小。在 TensorFlow 中,您可以使用 tf.keras.regularizers 中的正則化函數,如 tf.keras.regularizers.l1tf.keras.regularizers.l2,在網絡層中使用正則化。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tf.keras.layers.Dense(128, kernel_regularizer=tf.keras.regularizers.l2(0.01), input_shape=(32,), activation='relu'),
    tf.keras.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使用較小的資料集進行訓練

如果資料集較大,則模型也會較大。因此,可以使用較小的資料集來訓練模型,以縮小模型的大小。
使用較少的運算計算。您可以使用較少的運算計算來縮小模型的大小。
例如,可以使用 1×1 卷積層來替代全卷積層預設值的3×3,或使用矩陣乘法來代替多重迴圈。

以下是使用 TensorFlow 2.x 的簡單範例,說明如何使用 1×1 卷積層來替代全卷積層的預設3×3的設定: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建立模型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 使用 1x1 卷積層替代全卷積層
    tf.keras.layers.Conv2D(64, (1, 1), padding='same', input_shape=(32, 32, 3), activation='relu'),
    tf.keras.layers.Conv2D(64, (3, 3),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
    tf.keras.layers.Conv2D(64, (1, 1), padding='same', activation='relu'),
    tf.keras.layers.Flatten(),
    tf.keras.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 編譯和訓練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model.fit(train_data, train_labels, epochs=5)

在這個範例中,我們在網絡中使用了三個卷積層,其中第一個和第三個使用 1×1 卷積核。這有助於縮小模型的大小,同時保留了運算計算的效率。
如果將 kernel_size 設為 (3, 3),則 TensorFlow 會將卷積核的高度設為 3,寬度設為 3。
因此將kernel_size 設定為3或是 (3, 3),卷積核的大小都是 3×3,沒有任何意義上的差別。

修改kernel size

在使用 CNN 時,通常會將較大的 kernel size 放在較早的卷積層,較小的 kernel size 放在較深的卷積層。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讓模型能夠先捕捉到較大的特徵,再細究較小的特徵。

當然,也不一定要固守這個規則,如果您有其他的設計想法,也可以嘗試使用。但是,請記住,選擇 kernel size 的過程是一個平衡的過程,需要考慮訓練資料的特性、模型的性能和大小等因素。您可以透過多次嘗試和調整,找到對您的模型最合適的 kernel size。

使用預訓練的模型

使用預訓練的模型,而不是從頭開始訓練新模型。預訓練的模型已經在大型資料集上訓練過,可以直接套用到您的應用程序中。使用預訓練的模型可以使您的應用程序更小且訓練速度更快。

Posted on

tensorflow和keras版本之間不兼容的錯誤

更多資訊請見: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72255562/cannot-import-name-dtensor-from-tensorflow-compat-v2-experimental

編譯器的錯誤訊息

ImportError: cannot import name 'dtensor' from 'tensorflow.compat.v2.experimental' (C:\Users\user\.conda\envs\py392\lib\site-packages\tensorflow\_api\v2\compat\v2\experimental\__init__.py)

stackoverflow提出的解決方法

tensorflow這可能是由於您和您的keras版本之間不兼容造成的。特別是我在tensorflow和keras中看到了這一點tensorflow==2.6.0,keras==2.9.0但如果其他版本也會導致這種情況,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通過以下方式更新您的tensorflow版本:

pip install tensorflow==2.8

或通過以下方式降級您的keras版本:

pip install keras==2.6

我的方法

重新建立一個新的tensorflow環境
參考這篇文章: 使用conda管理python版本和函式庫
用一個新的函式庫來跑tensorflow
並下載正確的套件,在最下方有一個列表: https://www.tensorflow.org/install/pip?hl=zh-tw#package-location

conda create -n tf-gpu python=3.9.2
conda activate tf-gpu
pip install --upgrade pip
pip install tensorflow_gpu-2.6.0-cp39-cp39-win_amd64.whl

結果不行!!
最後還是照著上面的方法降版才OK

pip install keras==2.6
Posted on

使用GPU跑tensorflow的除錯流程

最簡單的範例

這邊的程式碼是官網教學裡的一個簡單範例:
https://www.tensorflow.org/tutorials/keras/classification?hl=zh-tw

# TensorFlow and tf.keras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Helper libraries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rint(tf.__version__)
fashion_mnist = tf.keras.datasets.fashion_mnist

(train_images, train_labels), (test_images, test_labels) = fashion_mnist.load_data()

model = tf.keras.Sequential([
    tf.keras.layers.Flatten(input_shape=(28, 28)),
    tf.keras.layers.Dense(128, activation='relu'),
    tf.keras.layers.Dense(10)
])

train_images_tensor = tf.convert_to_tensor(train_images, dtype=tf.float32)
train_labels_tensor = tf.convert_to_tensor(train_labels, dtype=tf.int64)

# Create a dataset from tensors
train_ds = tf.data.Dataset.from_tensor_slices((train_images_tensor, train_labels_tensor))

AUTOTUNE = tf.data.AUTOTUNE

def configure_for_performance(ds):
    ds = ds.cache()
    ds = ds.shuffle(buffer_size=1000)
    ds = ds.batch(32)
    ds = ds.prefetch(buffer_size=AUTOTUNE)
    return ds


train_ds = configure_for_performance(train_ds)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tf.keras.losses.SparseCategoricalCrossentropy(from_logits=True),
              metrics=['accuracy'])
import time
timestamp = time.strftime("%Y-%m-%d_%H-%M-%S")
print(timestamp)
model.fit(
    train_ds,
    epochs=5, batch_size=32
)
timestamp = time.strftime("%Y-%m-%d_%H-%M-%S")
print(timestamp)
test_loss, test_acc = model.evaluate(test_images,  test_labels, verbose=2)

print('\nTest accuracy:', test_acc)

# 作出預測
probability_model = tf.keras.Sequential([model,
                                         tf.keras.layers.Softmax()])
predictions = probability_model.predict(test_images)
print(predictions[0], test_labels[0])

使用GPU建模

經過了前三章的教學之後,應該已經設定好了Tensorflow的GPU環境
1. 在python裡面使用GPU 1 – 選擇適合的GPU
2. 在python裡面使用GPU 2 – 安裝正確的套件
3. 在python裡面使用GPU 3 – 開發GPU程式
接著就要嘗試使用GPU來建模,並評估和原本的效能有多大差異,現在就可以將上面的程式碼COPY下來,然後在有GPU的環境嚇跑看看

TensorFlow版本過舊的錯誤

AttributeError: module 'tensorflow.python.util.dispatch' has no attribute 'add_fallback_dispatch_list'

這個錯誤通常是因為您正在使用舊版本的 TensorFlow,而該版本中沒有 dispatch 模塊的 add_fallback_dispatch_list 屬性。

要解決此問題,建議您更新 TensorFlow 到最新版本。您可以使用 pip 升級 TensorFlow:

pip install --upgrade tensorflow

如果正在使用 GPU 版本的 TensorFlow,請使用 tensorflow-gpu 套件升級:

pip install --upgrade tensorflow-gpu

CUDA版本過舊

2023-01-03 14:34:18.036663: W tensorflow/stream_executor/gpu/asm_compiler.cc:111] *** WARNING *** You are using ptxas 11.0.194, which is older than 11.1. ptxas before 11.1 is known to miscompile XLA code, leading to
incorrect results or invalid-address errors.

You may not need to update to CUDA 11.1; cherry-picking the ptxas binary is often sufficient.
這個警告指出正在使用舊版本的 ptxas 編譯器,並表示它可能會導致 XLA 代碼的錯誤編譯,產生不正確的結果或無效地址錯誤。

要解決此問題,建議更新 ptxas 編譯器到最新版本。升級到 CUDA 11.1,或者選擇性地選擇更新 ptxas 編譯器。

可以在 NVIDIA 網站上下載最新版本的 CUDA Toolkit:
https://developer.nvidia.com/cuda-toolkit

zlibwapi.dll找不到

Could not locate zlibwapi.dll. Please make sure it is in your library path!

這個錯誤指出找不到 zlibwapi.dll 文件。這通常是因為您的系統中沒有安裝 zlib 庫。

要解決此問題,建議您安裝 zlib 庫。您可以在此頁面下載 zlib 庫:
https://www.zlib.net/

下載並安裝 zlib 庫後,請將 zlibwapi.dll 文件放在您的系統路徑中。通常,您可以將 zlibwapi.dll 文件放在 C:\Windows\System32 目錄中。

zlibwapi.dll版本錯誤

Could not load library zlibwapi.dll. Error code 193. Please verify that the library is built correctly for your processor architecture (32-bit, 64-bit)

這個錯誤指出無法載入 zlibwapi.dll 文件,並提示錯誤代碼 193。通常是因為您的系統和 zlibwapi.dll 文件的類型不匹配,例如您的系統是 64 位,而 zlibwapi.dll 文件是 32 位。
請參考此文章:https://blog.csdn.net/qq_45071353/article/details/124091856
最後我改下載x64的zlib(下載點)

成功使用GPU跑TF的訊息

2023-01-03 17:05:21.826122: I tensorflow/core/common_runtime/gpu/gpu_device.cc:1616]
Created device /job:localhost/replica:0/task:0/device:GPU:0 with 3971 MB memory:  ->
device: 0, name: NVIDIA GeForce GTX 1660 Ti, pci bus id: 0000:01:00.0, compute capability: 7.5
Posted on

讓OpenCV支持GPU

OpenCV CUDA

https://opencv.org/platforms/cuda/

現代 GPU 加速器已經變得強大且功能強大,足以執行通用計算 (GPGPU)。這是一個發展非常迅速的領域,引起了開發計算密集型應用程序的科學家、研究人員和工程師的極大興趣。儘管在 GPU 上重新實現算法存在困難,但許多人這樣做是為了檢查它們的速度。為了支持這些努力,許多高級語言和工具已經可用,例如 CUDA、OpenCL、C++ AMP、調試器、分析器等。

計算機視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圖像處理,這是圖形加速器最初設計的領域。其他部分也假定大規模並行計算並且通常自然映射到 GPU 架構。因此,實現所有這些優勢並在圖形處理器上加速 OpenCV 具有挑戰性,但非常有益。

目標

  • 在 GPU 上為開發者提供方便的計算機視覺框架,與當前 CPU 功能保持概念上的一致性。
  • 使用 GPU 實現最佳性能(針對現代架構調整的高效內核、優化的數據流,如異步執行、複製重疊、零複製)
  • 完整性(盡可能多地實施,即使加速不是很好;這樣可以完全在 GPU 上運行算法並節省應對開銷)

表現

使用範例

這兩個都是載入圖片的方法,上面的是載至CPU,而下方則是載至GPU
img_Mat = cv2.imread(‘test.jpg’) # 16-bit float, OpenCV GPU版本安裝教學

請見此篇: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722771

所需套件如下:
1. nVidia 驅動程式和cuDNN
2. Cmake:cmake-3.20.0-rc3-windows-x86_64.msi(用來重新編譯支援GPU的OpenCV)
3. OpenCV 4.51:opencv-4.5.1.tar.gz
4. OpenCV_contrib 4.5.1:opencv_contrib-4.5.1.tar.gz

Posted on 1 Comment

在python裡面使用GPU 3 – 開發GPU程式

GPU運算與CPU運算的不同

下面是GPU 和CPU 之間的一些主要區別:

  • 運算單元:GPU 通常具有數百甚至數千個運算單元,而CPU 通常只有幾十個運算單元。
  • 並行運算能力:由於GPU 具有更多的運算單元,它能夠同時處理更多的數據,因此在並行運算方面具有優勢。
  • 計算能力:在單位時間內,GPU 的計算能力通常要高於CPU。
  • 功耗:由於GPU 具有更多的運算單元,它的功耗通常比CPU 高。
  • 用途:GPU 專門用於圖形處理,通常用於遊戲、視頻播放和圖形設計等任務。而CPU 則是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負責處理各種計算任務。

指定使用的GPU

在程式中使用 GPU 時,需要在執行模型訓練或推理時將運算放在 GPU 上。您可以使用 TensorFlow 的 tf.device 函數指定運算的裝置。例如,您可以將運算放在第一個可用的 GPU 上:

with tf.device('/gpu:0'):
  # 在這裡放置您的運算
  pass

此外,可能需要注意 GPU 記憶體使用量。當您的模型變得越大,可能需要更多的 GPU 記憶體。可以使用 TensorFlow 的 tf.config.experimental.set_virtual_device_configuration 函數設定虛擬裝置配置以指定可用 GPU 的記憶體數量。

開發GPU程式

對開發人員而言,最大的不同就是,GPU運算會需要將資料在入GPU裡面,而當資料在GPU裡面時,我們並沒有辦法直接像當資料在CPU裡面時一樣,可以很方便的使用print來查看裡面的內容。
也因此,針對支援GPU的陣列運算庫,我們可以發現,通常在做陣列運算時,會呼叫相關的方法去做運算,如:

另外在載入資料時,也要注意使用既有可使用GPU載入資料的函數載入資料至正確的GPU上面(例如 tf.data),避免資料頻繁地在GPU和CPU之內轉換

避免資料頻繁地在GPU和CPU之內轉換

要避免資料頻繁地在 GPU 和 CPU 之間轉換,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 將資料放在 GPU 上:使用 tf.device 函數指定資料所在的裝置。
  • 將運算和資料放在同一個 GPU 上:這樣可以避免資料在 GPU 和 CPU 之間頻繁轉換。
  • 使用高效的數據讀取方式:使用 TensorFlow 的數據讀取功能(例如 tf.data)可以更有效地讀取和轉換數據,並減少磁盤 I/O 的負擔。

更高效的使用GPU

  • 將運算放在 GPU 上:使用 tf.device 函數指定運算的裝置。
  • 設定虛擬裝置配置:使用 tf.config.experimental.set_virtual_device_configuration 函數指定可用 GPU 的記憶體數量。
  • 使用數據平行:將模型的數據分成多個 batch 並同時在多個 GPU 上訓練,可以提升訓練速度。您可以使用 TensorFlow 的 tf.distribute.Strategy API 來實現數據平行。
  • 調整 batch size:適當調整 batch size 可以平衡訓練速度和 GPU 記憶體使用量。

在tensorflow裡面自動最佳化使用GPU

TensorFlow 可以自動偵測可用的 GPU,並將運算自動分配到 GPU 上。要讓 TensorFlow 自動最佳化使用 GPU,您需要:

安裝 NVIDIA 驅動程式和 CUDA Toolkit。
安裝 GPU 版本的 TensorFlow。
在安裝 NVIDIA 驅動程式和 CUDA Toolkit 時,請確保安裝適用於您的 GPU 的版本。您可以在 NVIDIA 網站上查看可用驅動程式的列表。

安裝 GPU 版本的 TensorFlow 時,您需要使用 tensorflow-gpu 套件。您可以使用 pip 安裝:

pip install tensorflow-gpu

安裝完成後,TensorFlow 就會自動偵測可用的 GPU,並將運算自動分配到 GPU 上。您不需要在程式中手動指定運算的裝置。

注意:如果您的系統中沒有可用的 GPU,TensorFlow 會使用 CPU。

Posted on

機器學習所需的前置知識

前置知識介紹

學習機器學習的前置知識包括:

  • 數學基礎:學習機器學習需要具備良好的數學基礎,尤其是線性代數、微積分和概率論的基礎知識。
  • 編程基礎:學習機器學習需要具備編程能力,至少應該熟悉一種編程語言,如 Python、C++ 或 Java。
  • 算法基礎:了解常用的算法和數據結構,如排序算法、搜索算法、哈希表和二叉樹,將有助於學習機器學習中的算法。
  • 機器學習基礎:了解機器學習的基本概念,如訓練集、測試集、模型和過擬合,有助於加深對機器學習的理解。
  • 心理學基礎:了解心理學基礎知識,如信息加工理論和注意力機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機器學習的應用。

當然,機器學習是一門涉及多個領域的學科,學習時可能還需要具備其他領域的知識,如統計學、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等。

此外,學習機器學習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能夠獨立思考問題並尋找解決方案。建議您先了解機器學習的基本概念,並通過實踐來加深理解。可以嘗試解決一些練手的機器學習問題,或者參加一些在線的機器學習課程或比賽,來提升自己的機器學習能力。

微積分

微積分是計算數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連續的函數的求積、導數、極限的概念。在機器學習中,微積分的概念有助於我們理解和掌握梯度下降 (gradient descent) 算法,以及訓練神經網路的過程。

線性代數

線性代數是計算數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向量和矩陣的概念。在機器學習中,線性代數的概念有助於我們理解和掌握神經網路的運算過程,以及從數據中學習到有用信息的方法。

在線性代數中,還有許多其他概念,例如:

  • 線性相關:多個向量是線性相關的,當且僅當它們可以由其他向量的線性組合表示。
  • 基:向量空間的基是一组向量,它们的线性组合可以表示向量空间中的任何向量。
  • 秩:向量空間的秩是指最多可以由多少个向量的线性无关组合表示出来。
  • 線性無關:多個向量是線性無關的,當且僅當它們不能由其他向量的線性組合表示。
  • 內積:向量的內積是指兩個向量的點積,可以用來度量兩個向量之間的夾角。
  • 特徵向量:特徵向量是指線性轉換的特徵

信息加工理論和注意力機制

信息加工理論是心理學中一種用於描述人類心理信息加工過程的理論。它描述了人類大腦如何接收、處理、儲存和使用信息的過程。

根據信息加工理論,人類的大腦有三個基本的信息加工系統:感覺系統、認知系統和記憶系統。感覺系統負責接收外界信息,如視覺、聽覺、觸覺等,並將這些信息轉化成電信號傳遞給認知系統。認知系統負責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推理和決策,並將結果轉化成電信號傳遞給記憶系統。記憶系統負責存儲信息,並在需要時將信息重新取出。

注意力機制是指人類大腦如何選擇哪些信息應該被注意,哪些信息應該被忽略的過程。注意力是人類大腦加工信息的一種重要機制,它可以幫助我們過濾掉不重要的信息,專注於重要的信息。注意力可以由內部因素 (如情緒、動機和目標) 和外部因素 (如視覺、聽覺和触覺信息) 共同影響。

注意力機制在機器學習中也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解決複雜的機器學習問題時,我們可能會面臨大量的信息和訓練數據,這時候需要注意力機制來幫助我們把重點放在最重要的信息和數據上。此外,注意力機制還可以用於解決模型過擬合問題,即讓模型更加關注訓練數據中的重要信息,而忽略噪聲和不重要的信息。

在機器學習中,注意力機制通常是通過注意力機制層 (attention layer) 實現的。注意力機制層是一種神經網絡層,它可以根據輸入數據的不同特徵,動態地分配注意力,從而更加精確地提取重要信息。注意力機制層已廣泛應用於機器翻譯、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等領域。